踢球后踝关节肿痛 可能患疼痛性距后三角骨
发布时间: 2014-05-12 浏览次数: 99

距骨后部通常有两个结节,即后内侧结节和后外侧结节。在青春期前(男性11岁至13岁,女性8岁至10岁),距骨后内侧结节和后外侧结节出现第二骨化中心,并在一年内与距骨体融合。与距骨体不融合的后外侧结节称为距后三角骨,与距骨体不融合的后内侧结节称为第二距骨。距后三角骨的发生率为1.7%至7.7%,通常没有症状。但对于足球、体操和舞蹈等运动项目,跖屈动作过多会导致距后三角骨在胫骨后唇和跟骨之间撞击,从而产生疼痛不适,影响运动,称为“疼痛性距后三角骨”。

“疼痛性距后三角骨”损伤易漏诊,很多医生对它也认识不足,疼痛常被误诊为踝部韧带损伤或创伤性滑膜炎。保守治疗包括休息、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、理疗、局部封闭治疗以及改变运动方式等,但是效果欠佳。传统手术方法为切开手术,创伤大,术后局部瘢痕可能影响踝关节功能,且可有神经损伤等并发症。

因此,医务人员利用踝关节镜技术,在踝关节后方创造人为腔隙,完整取出距后三角骨,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行部分负重,踝关节主动活动,术后两周恢复正常负重活动。踝关节镜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(约0.5cm)、手术时间短、术后康复快等优势,可有效降低术后瘢痕及神经损伤等风险,明显优于传统切开手术。且术后第1天即可行踝关节功能锻炼,患肢功能可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。

文章来源: 光明网


当前,喜欢运动的人越来越多,但随之出现的运动性损伤也在增多。许多人在踢足球后,感觉踝关节后方肿痛,休息后可缓解,再次运动又肿痛,多数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其实这可能就是患有“疼痛性距后三角骨”。

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1111号体育馆
邮编:201306 电话:021-58137829
Copyright 上海建桥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 All Rights Reserved